如今人们常说“留学也很卷”,担心孩子在奔赴名校的路上迷失方向,成为“空心人”。而真正的“全人教育”,不仅通往学术高峰,更帮助学生在成长中找到内在力量。
BE学子C同学成长于上海,在Shrewsbury度过了关键的五年中学时光,最终进入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心仪的生物医学专业。
从初中时对国内应试压力的反思,到在英国私校中逐步建立自信与方向,再到融入G5大学,她的经历,是一段真实的“全人教育”受益的缩影。
学子档案
STUDENT PROFILE
学子姓名 C. HE
曾就读学校 上海“三公”之一
英国中学 Shrewsbury School
大学录取 UCL生物医学专业
爱好特长 舞蹈
*本文素材来自C同学的亲身讲述,由中方顾问Yang老师补充整理
01
一次夏令营
发现学习的另一种可能
C同学在浦东一所知名小学度过了基础阶段,靠着持续的努力,顺利考入了“上海三公”之一,成为万千追梦学子中的一员。
进入节奏飞快、竞争激烈的中学后,C是一个踏实认真的学生,作业从不拖拉,学习一丝不苟。可她并不热衷于“卷奥数”、“超前学”“题海战术”这些常规操作,她的家长也不太认同这种学习方式。
小学阶段,她参加了英国、美国和德国的夏令营。去德国留学需要面临语言的壁垒,美国的夏令营虽自由却显得松散缺乏把控。唯独英国,让她感受到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老师温和,课程清晰,同学之间不攀比,课堂氛围轻松却高效。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学习也可以是舒服的。”她说。通过进一步的考察,她和母亲达成共识:英国的体系可以允许她自由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这才是更适合她的教育土壤。
02
稳稳扎根在Shrewsbury找到成长节奏
C同学申请英国学校,从初步咨询、选校访校、笔试面试,决策和签证流程,整个过程都由BE顾问Yang老师和团队全程陪伴。
“在申请的每一步中,BE的老师都给了我很大帮助,尤其是在选课、选校和文书方面。他们既清楚我该走的方向,也尊重我的节奏。”她说。最终,她收获五所英国私校的大满贯offer,选择了历史悠久、文理兼备的Shrewsbury School作为自己的起点。
“一走进Shrewsbury的校园,就觉得很特别。有古典的建筑,也有现代化的教学楼,还有大片足球场,它是达尔文的母校,也是英国九大公学之一,我特别喜欢。”
就这样,C同学从Year 9开始在英国读书。刚开始,自然有些难——语言环境、教学方式、社交圈一切都不同。“当时确实是人生中最难的一个坎了。”
前两个月,她努力适应课堂节奏与日常交流。之后又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网课挑战,但她一点点稳住心态,平稳过渡。
想家的时候,她更倾向于独处,但学校也总会安排丰富的活动,帮她分散情绪。许多原本完全陌生的体验——比如Hockey、Rugby、足球、划船——她都勇敢尝试过。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参加这些活动,刚开始很累,但每次试完都有种‘诶,还不错’的感觉。”她笑着回忆。
与同学的相处,也从最初的磨合走向轻松自然。进入高年级后,她搬进带独立卫浴的宿舍(en suite),可以更加专注地平衡学业与生活。而当学习节奏紧张、情绪有波动时,跳K-pop舞成了她最重要的出口。“每年跳舞,每年都更自信一点。舞台上的我,像另一个自己。”
03
学业与舞台并行
在青春里全力以赴
GCSE阶段,她开始接触更深入的课程内容,逐渐找到了擅长的方向。A-Level期间,她选修了生物、化学和数学三门课程。
因为前期有比较合理的规划,选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课,所以C同学感到学习上没什么压力。Sixth Form到了第三个学期,考试抬高了一个难度,她意识到:要想冲击G5,必须更加主动。
她开始积极预约老师的时间问问题,也充分利用上学校的tutor system,认真打磨PS,调整选校策略——一步步走得稳健有序。最终,她收获了UCL的offer,如愿入读她喜爱的生物医学专业。
从Shresbury进入UCL,C同学的大学生活几乎不需要什么“适应期”。“A-Level是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英高阶段老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做调研、写essay,这种教学模式为她顺利适应大学高强度的独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英国私校经历带来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对英国教育体系的深刻熟悉,让她自然地成为这个氛围的一员,而非外来者。
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开学第一天起她就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和活动,社交生活丰富而充实。第二学期,她投入到了每周五六次的舞蹈排练,即使学习有压力,一想到能和朋友们一起完成showcase,就感觉乐在其中,生活充满动力。
04
给学弟学妹的话:
越早开始,越有选择的勇气
“在英国的学习让我变了很多。”C同学说起自己的成长时,语气笃定。
英国留学的经历不仅让她适应了不同的学习方式,也逐步塑造出更加坚定、独立的性格。在一次次的挑战和尝试中,她学会了不把短暂的情绪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注意力投向“我要完成什么”、“我能做成什么”。
“我现在能很自在地在群体中,也能享受独处。”她说。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越早融入英国教育体系越好。”她坦言,自己初中在国内的应试环境里压力很大,而来到英国后,这种压力消失了,自我驱动力却更强。“在这里,你会被鼓励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做到最好,不是被成绩定义的。”
在她看来,全人教育环境,不光培养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不怕失败,有韧性,也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