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生效!带给留学生的未来可一点都不美

2025-07-11

7月4日,特朗普“大而美”(One Big Beautiful Bill)法案正式签署生效!


这项高调的改革议程带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被特朗普本人反复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法案”。



“大而美”以减税和增加军费开支为主线,旨在刺激美国经济、吸引制造业回流、强化本土就业。但在政策调整的涟漪效应之下,美国的教育体系、签证结构、国际人才路径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尤其对数十万计划赴美留学的中国家庭而言,美国大学值不值得读、读得顺不顺、未来是否好就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改写。


01

教育预算缩水,

奖学金收紧、学费上涨


“大而美”法案中明确提出,在未来十年内将大幅削减联邦教育支出,包括Pell Grant助学金、联邦贷款减免计划、以及部分研究资助项目。在美国高校原本就面临财政紧张、捐赠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这一调整带来的连锁反应迅速浮出水面。



《Barron’s》杂志在评论中指出,该法案将直接影响中产家庭和依赖奖学金的国际学生。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生早已被视为“高净值客户”,以高额学费弥补本土生源的财政缺口。


而今,在联邦援助削减、财政支出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国际生在院校财务模型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学费上涨、奖学金收紧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02

签证收紧与审查常态化

身份不确定性长期存在


2016至2020年,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就曾多次将中国学生与“间谍风险”“技术窃取”挂钩,在签证、研究合作、资金流动方面不断施压。这种观念至今未改,随着他回归权力中心再度升温。


新法案在边境与移民政策上的立场尤为强硬。特朗普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追加1700亿美元用于边境执法和移民监管。



对中国留学生群体而言,最直接的冲击表现在F类(学生签)、J类(交流访问)、OPT(实习)及H-1B(工作签)等重要身份路径的收紧与不确定性提升。在过去一年里,已有越来越多STEM方向学生遭遇“行政审查”、签证补件、审批延迟,甚至因身份中断而被迫延迟开学、退学或遣返。


结果是,“入学→毕业→OPT→H-1B→绿卡”这条路径如今已变成布满不确定性的断层地带,即便顺利完成学业,也无法保障能顺利留下工作,成为许多人留学规划最大的风险点。


03

就业市场结构改变

留学生竞争力受限


“大而美”法案以减税、扩大军费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刺激短期就业市场,部分行业确实出现新增岗位,尤其在传统制造与军工产业。但这种增长更多是对本土低技能劳工的短期利好,并未实质性改善高端就业结构。


《Forbes》指出,高利率与高通胀的中长期趋势,将逐步蚕食企业的招聘预算与技术研发投入,对留学生,尤其是高度依赖就业市场开放度的STEM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重大利空。许多涉及半导体、AI、通信工程、材料学等敏感领域的中国学生,在求职与身份申请时频频碰壁,就业竞争力将受到限制。


来源: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


这意味着哪怕在世界前十的名校读了热门专业,也可能因为政策变化而失去在美国工作的合法身份。



“大而美”落地之后,

真正需要“大而稳”的,

是家庭的教育规划与资源配置,

两手准备才能应对不确定性。


大量中国家庭,正在将目光从不确定性上升的美国,转向政策更稳定、路径更清晰的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


2025 Fall UCAS 数据显示,英国18岁申请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国际生申请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大陆申请量同比上升8.87%,英美双申、多国联申已成趋势。


但申请人数量的激增也带来了“内卷出海”的新挑战——申请窗口前移、热门专业名额紧缩、录取更看重背景完整度和专业匹配度。


在当前局势下,我们建议家长和学生注意三点策略调整:


提前1年启动准备,抢占录取黄金期(尤其牛剑/医学/CS等专业)

优化申请组合,美英澳加合理搭配,避免资源集中单一国家

精修材料逻辑与文书风格,各国对PS/推荐信要求差异明显,不能“一稿通吃”


在川普的“大而美”法案重新定义全球人才流动的时代,真正能赢得未来的,是理性、灵活、多元、可持续的国际教育策略,而非对某一个国家路径的情绪性押注。



更多资讯

x

登录

同意《必益教育用户登录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