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顶尖女校就读是什么体验?
11岁,在许多孩子背课文、刷奥数题的年纪,S同学走进了拥有170年历史的英国女校 ——切尔滕纳姆女校(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开始了全英寄宿生活。
从国内标准化应试生活到英式全人教育,这一年的经历不仅让S同学迅速成长,也更新了她对“学习”、“独立”、“自由”和“选择”的理解。
今天,就让我们从第一视角看看她的留学之路是如何从“适应”走向“自我成长”的。
学子档案
STUDENT PROFILE
学子姓名 S. PENG
曾就读学校 上海某双语学校
目前就读学校 CLC, Year 7
爱好特长 排球、羽毛球、钢琴等
*以下正文内容来自S同学在BE TOP SCHOOLS活动现场的独家分享,解释权归S同学所有
1
为什么我选择11+入读英国女校?
我是现在是 CLC 的 Year 7 学生,即将升入 Year 8。回顾一年以前选择留学,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最初是因为身边有朋友在备考英国私校,我也起了兴趣,后来和爸爸妈妈一起深入了解后,我们觉得英国的女校教育非常适合我。
一方面,国内教育的压力让我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兴趣班要靠“抢时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而英国私校有丰富的课程和社团活动,也可以认识不同国家的朋友;另一方面,我们考察了英国和美国的教育系统,觉得英国的安全性更高、学术氛围更浓、适合女生成长的单性别寄宿女校也更多。
还有一个原因,我的目标是为将来申请G5名校或美国藤校做好准备,提前来到英国学习,可以让我有更多时间去适应语言、文化和学术节奏,少一点临门一脚的焦虑,多一点从容与积累。综合考虑后,我们决定在11+提前入学,因为等到13+,竞争会更大,早一点准备更有把握。
2
备考这条路,不苦但扎实
决定留学后,我们通过反复比较和咨询,最终选择了 BE Education 作为留学服务机构。我非常感谢我的两位导师,英籍顾问Oliver老师和中方顾问Louise老师,他们不仅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也陪伴我一路走过每一个时刻。
从四年级春节后开始,我就每周上数学、英语和写作三门课程,每门两个小时。为了应对 ISEB 机考,我还每天刷一个小时的Atom。
7-8月的暑假,我更加密集地上课,面试准备从9月全面展开。10月,在BE老师们的协助下,我们赴英访校面试,11月16日,我收到了CLC的offer,之后又收到了另外三所学校的offer,最终和爸爸妈妈商量后,我选择了CLC。
S同学与Louise老师在BE TOP SCHOOLS活动现场
备考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有了老师们的周密规划和提醒,足够让我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认清方向。在这里我想说,如果同学们真心想走这条路,其实一年时间也足够改变很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3
在 CLC,我学的不只是课本
CLC已经有 170 年的历史,与威雅公学、唐屋中学以及博耐顿女校并称为英国四大寄宿女校,而且学术是抓得比较紧的。在我眼里,CLC更像一个“宽松但令人自律”的地方。
我们 Year 7(也称 LC1)的课程多达22门,有必修课如英语和拉丁语,选修语种我选了法语和西班牙语(还有德语和中文可选)。
理科方面,从一开始就上了生物、化学和物理,这在国内通常是初一初二才学的内容。还有一些独有的课程,例如戏剧(Drama)、宗教研究(Religious Study)、食物与营养学(Food & Nutrition)、工程企业与科技(EET)等,都很新鲜有趣。
食物与营养学课的作品
我在EET课上用3D打印技术做的一个小人儿
小班教学(每班约15人)是我喜欢的形式,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我们也更容易提问和参与讨论。老师们鼓励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也会得到积极回应,所有的作业都在 Surface 电脑上完成和批改,借助 Teams 软件,我们可以随时联系老师。
课程很注重激发我们的兴趣,上课的压力很小,学起来很开心。每天有1小时的作业,我和身边的同学基本用半小时来完成。学期的考试基本只要认真上课,稍微复习一下就会做,但是学年末的考试有点难,复习时间也很紧张,需要特别努力一下。
社团与体育:兴趣是第一动力
在课外活动和兴趣发展方面,CLC真的非常丰富多彩,也是我最喜欢学校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几乎是“有什么感兴趣的就报什么”,所以基本把中午和下午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免费的活动大概有二、三十种,我参加了排球、羽毛球、K-pop dance,还有阅读的俱乐部。有些活动是老师授课,有些则是由高年级学姐带领。体育类活动通常是老师在场监督,大家可以自主练习。
此外,还有很多付费项目可以选择。我继续在国内就开始学习的钢琴和声乐,这学期上半学期还从零基础开始学了长笛。
我个人特别喜欢体育类活动,尤其是球类运动。学校的体育活动不仅有系统训练,还有很多比赛机会,即使是零基础的学生也可以参与。我在英国第一次接触了hockey(曲棍球)、lacrosse(棍网球)和cricket(板球)这些以前从没接触过的运动。我自己参加过一些田径项目,还在跳高比赛中拿了年级第二名!
总的来说,我非常推荐第一年多去尝试各种活动,尤其是刚开始想家的时候,让自己忙起来,不仅能减少思乡情绪,还能更快融入校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4
在寄宿生活中,同时收获独立与归属感
CLC是开放式校园,教学楼和宿舍分布在整个切尔滕纳姆小镇,我所在的宿舍 Saint Margaret 离教学楼大概步行15分钟。我们宿舍混住不同年级,每个house 大概40-50人,配备有housemistress、deputy housemistress、matron、tutor和一个“像家一样”的系统支持。
生活节奏很规律:晚上9:15睡觉,只有一小时的手机时间,洗衣服、打扫、通话时间都有固定安排。虽然一开始想家,但因为活动丰富、伙伴温暖,再加上老师和宿舍staff的关心,我很快就适应了。生病时会被送到MIU单独照顾,学校不会要求你上课和做作业,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英国假期很多,一年三大假期(秋、春、夏)总共近100天,加上学期中还有10天的 half-term,我可以参加营地活动,和家人旅行,也可以回国。在每半学期一次的Exeat周末,我可以和寄宿家庭一起去动物园和城堡参观,也可以逛街、自己做饭。
回顾这一年,我学会了独立,变得更自信、更愿意表达自己。我第一次一个人做行程安排、照顾生病的自己、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朋友、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也学会了什么叫“自我管理”——没人盯着你学习,一切靠自觉,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能看见自己的成长。
5
分享一点求学路上的建议
Q
想家怎么办?
A
刚刚去英国学校想家的话是正常的。如在实在很难过的话可以多参加社团和学校活动来转移注意力。每天早上都有十分钟左右的手机时间跟家人通话。国际生中午也可以申请给家人打电话。还有就是宿舍里的老师都非常友好,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去找她们聊天。
Q
手机时间怎么安排?
A
所有电子产品统一上交House管理。每天有一小时左右手机时间,建议安排各种打卡,多邻国、背单词等。周日有两小时,可看B站、小红书等。
Q
生病怎么办?
A
如果在学校生病的话由House、医务室处理。发烧会被带到一个专门给生病的学生住的地方,那边会有staff照顾你,而且每天会来送饭。生病期间是不需要做作业或者上课的,退烧后24小时后可以返回学校上学。
Q
学习成绩怎么跟上?
A
CLC的LC1-2学校对学术要求不高,希望大家在这两年时间多尝试,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会统一组织数学竞赛JMC,数学会根据成绩分班,其他学科不会。英语非母语国家学生需要参加每周一次的英语补习。学习没人盯,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从“为考试学”到“为热爱学”,S同学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成长路径的可能。
如果你也想深入了解像CLC这样顶尖英国私校的真实学习与生活,欢迎参与BE TOP SCHOOLS系列活动,走进菁英私校,听见最真实的留学故事,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