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BE Education
留学之路,也是升级打怪之路。有的家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值,有的家庭才刚刚进入新手村。英国教育体系庞大且复杂,对于新手村的家长来说,“从何下手”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不过不用着急,跟着益益的步伐,一起从基础的概念了解起来。
今天我们从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入手——“Prep School”、“Public School”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区别?一起看下去吧~
广受中国家庭欢迎的英国低龄留学
英国的私立教育全球闻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将自己的孩子去英国接受私立教育。但事实上,即使在英国本土,私立教育也是非常小众的存在。私立教育的学费、对学生的选择、对家庭的选择,都有一定的门槛,全英国只有7%的学生可以进入私校就读。
在私立教育体系下,主要包括私立的预备学校阶段和私立中学阶段:
Prep School 预备学校:全人教育的开始
英国的私立小学,又叫做预备学校(Preparatory School, 简称Prep School)。预备学校以向菁英中学输送优秀学生为目标来培养学生。
鉴于预备学校的重要性,即使再上层的家庭,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预备学校时,都会慎之又慎。
去年,威廉和凯特夫妇在搬到“乡下”前,为了赶在9月开学前找到新学校,威廉凯特曾多次走访温莎城堡附近的私校,其中一所学校至少走访了6次。最终选定了三个孩子现在就读的Lambrook School(兰布鲁克预备小学)。
Lambrook School 图源:The Times
现任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小女儿当前正就读的英国Top的预备女校Glendower Prep School(格兰道尔预备学校),也是贝克汉姆家的小七念的学校,该校是St.保罗女校的“对口预备学校”。
Glendower Prep School
那么,为什么这些菁英家庭对预备学校看的如此之重?预备学校有什么独特之处?
小规模教学让每位孩子得到足够的关注
与大多数公立学校相比,预备学校的规模往往要小得多,孩子和孩子之间更容易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IAPS旗下的预备学校的平均学生人数为 260 人,许多学校的入学人数甚至更少。伊顿公学联盟的成员学校谢伯恩中学,其旗下的预备学校 Sherborne Preparatory School,学校仅有210人。
Sherborne Preparatory School
海量课外探索机会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预备学校会为学生提供非常多的课外探索的机会。体育、音乐、戏剧、艺术都是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在伊顿公学的对口小学Summer Fields School,周一、周二和周五,所有男孩接受学校体育运动的指导;周四专门进行小型运动,男孩们可以选择参加一些不同的活动;周三和周六下午通常是与其他学校进行主场或客场比赛。
Summer Fields School
在另一所预备学校 Ludgrove School,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会在学校的音乐课之外,额外参加私人乐器课程,并且相当多的学生会学不止一种乐器。几乎每位学生每年都会至少有一次机会出现在戏剧舞台上, 学校每年会制作五部涉及所有年级的戏剧作品。这些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之后的菁英中学申请阶段获得奖学金。
Ludgrove School 毕业生申请到的私校奖学金
“对口学校”带来的升学Buff
一些预备学校与特定的私立中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些甚至是中学的对口小学 (feeder school),进入这些学校,约等于能半只脚踏入菁英中学。
上边提到的Summer Fields 预备学校,2022年有18人升入伊顿公学,11人升入哈罗公学,9人升入温彻斯特公学。
另一所预备学校 Ludgrove School,2022年有14人升入伊顿公学,6人升入哈罗公学。
威廉和凯特夫妇为孩子选择的预备学校Lambrook School,毕业生也都进入了英国Top的中学: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汤布里奇公学、惠灵顿公学……
Public school 私立中学:牛剑输送机
进入到中学阶段,大家或许已经注意到,一些Top中学会被称为公学(Public school),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伊顿公学、哈罗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
威斯敏斯特公学
这里要注意啦,公学并不是随随便便叫的,一所私校必须要经过ISC旗下的校长会议HMC的认可后,才可以称自己为公学(Public school)。公学一定是私校,私校不一定是公学。
布莱顿公学
之所以称之为公学,是因为这些学校最初是面向公众开放的(to the public),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才演变成了菁英私校。
对于奉行全人教育的英国私校,教育不仅发生在教室里,还有可能在操场上、舞台上、艺术展上、户外森林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私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强校米尔菲尔德学校(Millfield School),强到什么地步呢?能让贝克汉姆都甘愿把自己的儿子送去踢足球,更是培养出了无数的奥运冠军!
Millfield School
自1956年以来,学校就为英国奥运代表团贡献了54名国手。学校拥有全英最好的中小学校园设施,运动设施达到世界级的标准:
15个网球场、3个高尔夫球场、2个马术中心(驯养着60多匹赛马)、游泳馆、室内外田径场、曲棍球场、橄榄球场、多个足球场、赛车场、剑术馆、壁球馆、板球场……
Millfield School 在东京奥运会上的成绩
还有一些学校的名字,直接就取自体育运动。九大公学之一的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就是源自学校的橄榄球运动(Rugby)。1823年,William Webb Ellis 第一次拾起橄榄球并开始跑步,橄榄球运动由此得名。
William Webb Ellis
一些私校还自创了很多运动项目。作为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私校之一,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最独特的运动是哈罗足球(Harrow Football),这是一项介于足球和橄榄球之间的运动。
Harrow Football
体育只是私校生活的一小部分。在重视孩子的体育的同时,私校也没有把孩子的学术成绩落下。
“赫敏”扮演者艾玛·沃森的母校海丁顿中学(Headington School),2022年A-level考试中,该校成绩72% 为 A*-A,89%为 A*-B。很多人戏称Headington的血液里流淌着牛津的基因,因为每年该校都有约10%的女生考入牛津或剑桥大学。
Headington School
学术分享类的课外活动是“菁英社交”的典范。在Headington School定期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学生们会展示大量的研究项目。在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下,每个女孩都能大胆地分享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经过预备学校和私立中学的学习,孩子能从中收获什么呢?
更高的优质本科学校升学率
中学几年的学习时间,是孩子未来冲击世界知名高校的重要阶段。私校在这一点上也有十足的话语权。有的私校是名副其实的“牛剑输送机”!
《每日电讯报》曾对牛剑2021年录取数据做了统计。威斯敏斯特公学每年能收到近80份的牛剑Offer,排在其后的其他菁英中学,如伊顿公学、圣保罗女校、七橡树中学、布莱顿公学,每年也能斩获30-50份牛剑Offer,非常耀眼。
以上内容由必益教育整理
另外,根据ISC的《英国私立学校报告》,在留在英国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的私校生中,4%都能成功入读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53%都能入读泰晤士报排名TOP 25的英国大学。
源自ISC的《2022年英国私校报告》
可以说,选择了菁英私校,四舍五入就是选择了菁英大学。
更具竞争力的职业上升通道
从私立预备学校升入私立中学,再升到牛津、剑桥,再到更高的职位,是很多菁英群体选择的上升通道。私校的经历让孩子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发掘出更强大的个人潜力。私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能在求学道路上比同龄人走得更远,在未来的社会上,也比同龄人更具竞争力。
在英国,某些职位甚至被私校的毕业生长期“占据”。
据萨顿信托(Sutton Trust)2019年发布的精英英国(Elitist Britain)报告显示,英国的法官、外交官和公务员等职业主要被私校毕业生占据。英国政界的职位中,超半数高级职员都毕业于英国私校。
英国含“私”率最高的十大职业
在英国富人中,私校毕业生占比也不小。同样来自萨顿信托的报告显示,28%的超级富豪毕业于私立学校,英国富时350指数的公司中,34%的高层领导人毕业于私立学校。
各大财富榜上榜人物的含“私”率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即使在英国本土,也只有7%的学生能够进入私校就读,是非常小众的存在。但这7%的学生,却有着如此强大的社会能量,影响着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显然,在英国私立教育背景有助于到达社会金字塔的更上层。
这也是近年来英国私校越来越受到中国家长青睐的原因之一。除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大家也希望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建立优质的人际网络,为未来发展拓展更多可能。
如果您也想为孩子规划英国低龄留学路线,欢迎随时联系必益教育,早准备早规划,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冲刺更好的学校!
必益教育与七橡树中学,唐屋女子中学和蓝星学院合作,推出为期2周的夏校,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英式课堂,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们一起交流和玩耍,密集锻炼学术英语能力。
今年,必益教育又重新开设了伊顿和威科姆阿贝这两个好评度最高的夏校。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处于择校阶段,想亲身体验原汁原味的英式教育,那在这两所顶级夏校度过的两周,必然能完全满足你的需求!
11月12日至11月30日,必益教育将伊顿公学,切特豪斯公学和唐屋女子中学的夏校负责人请到了中国,从主办方的角度剖析夏校方方面面的细节。通过参加这场分享会,你可以获得夏校的第一手资料,任何你想了解的信息,都可以直接向主办方提问。